[物理]光子技术VS电子技术——光电工程研究所光电子技术主题辩论赛成功举办
光子技术能否取代电子技术?针对这一问题,光电工程研究所2016级硕士研究生们2016年12月20日下午在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工业园C座5楼501教室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主题辩论赛。光电所2014级研究生代表任宏兵、2015级研究生代表孔垂硕以及毕业生优秀代表李曦受邀出任辩论赛评委。此外,本次辩论赛还有幸邀请到高晓蓉教授和赵全珂工程师现场观摩点评。此次辩论赛共分为两组进行,由吴凡、汪永恒、李海成、孟倞安和唐浩伟担任组织和主持工作。
众所周知,电子技术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具有统治地位的技术之一;相比之下,光子技术的成长时间还不长,但其在信息传输、信息储存等领域优势明显,具有蓬勃的发展势头,在当今社会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未来光子技术能否取代电子技术?”面对这个辩题,正反双方在比赛开始前做了大量的调研准备工作,并对每名队员的辩位进行了合理的分配。
本次辩论赛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由一辩负责的立论环节、双方交替攻守的攻辩环节、最精彩紧张的自由辩论环节以及最终的总结陈词环节。首先第一组为大家带来精彩辩论的十位同学分别为,正方的一辩至五辩:范卓幽、陈紫薇、徐文文、马超群、汪永恒以及反方的一辩至五辩:李海成、黄卫、崔鹏宇、陈怡星、宋佳音。简单的问候以及自我介绍之后,暗藏杀机的第一场辩论赛正式拉开序幕。占据先手优势的正方一开场就立场鲜明地发声:光子技术必将取代电子技术!并在之后论证过程中给出了诸多理由和论据:取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光子技术发展虽然起步晚,但从十年前的刚刚起步发展至今已然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高新技术,其信息传输速度、信息存储量远远超出当前电子技术的水平。反观电子技术由于本身物理性质的限制,发展遇到了瓶颈且迟迟不能突破;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才是科学的观念,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更高要求,电子技术必将被光子技术所取代。
反方同样不甘示弱,坚守阵线并表态道:电子技术必然不会被光子技术取代,并给出了充足的论据:光子技术是在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光子技术离不开电子技术,二者的发展方向只能是融合而非是取代;电子技术相比而言更方便,性价比更高;电子技术有着非常多的应用方向,光子技术能涉足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电子技术前景广阔,兼容性高,与超导技术、量子技术、光子技术的结合均可以对电子产品的性能实现飞跃式发展。
经过攻辩环节的唇枪舌战、互相发难和自由辩论环节的激烈对抗,双方辩友在取代与融合的关系、信息领域与电子领域的区别、取代的定义等多个交锋点你来我往、据理力争,为到场各位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辩论赛,随着正方最终总结陈词的结束,第一轮辩论赛进入了尾声。组织方代表唐浩伟进行了发言:激烈的辩论让他过“耳”难忘,同时感谢高老师提供的平台,并总结了本场辩论组织工作上的不足及需改进之处。随后,三位评委就整场辩论进行了精辟独到的点评:辩论赛十分精彩,双方都表现十分出色,并指出了每支队伍存在的不足,希望以后吸取经验和教训,再接再厉。
随着第一轮辩论赛告一段落,第二轮辩论赛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正方一辩姜雯楠代表正方其余四位辩手曹楠、宋文伟、孟倞安、张棣率先发言,随后反方申家玮、吴凡、秦康智、袁宏翔、张翔五位辩手寸步不让,据理力争。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辩论的争锋点与第一轮辩论赛大不相同,反方针对光子技术的缺陷以及电子技术的应用优势向正方提出多个专业问题,正方则步步为营,逐一化解,并针对正方立论中的缺陷进行攻击,双方你来我往,见招拆招的激烈辩论以及彬彬有礼的辩风令到场观众拍案叫好。
最后,随着总结陈词的完成,两场精彩的辩论赛正式落下帷幕。经过评委们的投票表决,第一轮辩论的反方以及第二轮辩论的正方获得了对应场次的胜利。同时,李海成、崔鹏宇、陈怡星、徐文文、陈紫薇、吴凡、秦康智、袁宏翔、宋文伟、孟倞安、张棣几位同学荣获“最佳辩手”称号,唐浩伟荣获“最佳组织者”称号。
辩论赛结束后,高晓蓉教授对整场辩论做了简短的点评:感谢同学们为大家奉献了如此精彩的辩论赛;辩论赛本身就没有输赢,在于在辩论过程中的思考、分析、应对的过程。每个人都突破了自我,表现非常出色;三位评委的点评也相当精彩和专业;同时,整场辩论赛体现出了光电所同学们的团结精神、团队合作意识,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的经验,这些能力的获取将对同学们未来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摄影:崔鹏宇
作者:崔鹏宇
编辑:段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