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2021年人文学院SRTP项目中期答辩会顺利开展
一、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类
11月24日20时,2021年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类SRTP项目中期答辩会召开,由于疫情原因,答辩以腾讯会议平台的形式在线上举行。本次答辩会旨在对各组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集中检查,以便于学院根据项目进展状况调整机制,对项目进行动态调整。
此次答辩由人文学院传播学系主任蒋宁平老师担任答辩组长,梅红教授、吴小玲副教授、刘林沙副教授以及助理研究员朱亚希老师担任答辩评委,答辩秘书由助理研究员朱亚希老师担任。
首先,第一组同学以“环西部火车游”宣传模式分析及改进探讨为选题进行答辩。第一组同学将答辩分为目前进展、挑战与困难、下一阶段计划三个部分。该组同学表示目前青藏线列车车内改装计划正在进行中,同时受疫情的影响,他们计划采取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信息采集,并以此为依据撰写综述。
蒋宁平老师首先肯定了第一组同学成员跨学科,选题体现西南交通大学特点的两大优势,同时提出希望第一组同学收集一定的第一手材料来推进项目。其次刘林沙老师和吴小玲老师指出这一组工作暂时没有实质性进展,希望他们加快实际调研进度。
第二组同学选题为可见性视角下“00后”大学生对父母选择性自我揭露研究。答辩人从项目简介、项目进展、未来规划和自身感悟与收获进行答辩。第二组同学首先对国外研究可见性以及自我揭露的文献进行梳理,从而更加明确了自身研究方向;其次,他们通过量表设计从传播者角度、观看者角度以及语境对可见性感知进行分析;随后他们明确指出本组的下一阶段计划;最后答辩人表示在此次研究中自身的文献检索能力、内容整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蒋宁平老师对第二组同学前期工作的准备充分进行肯定,其次对第二组同学“自我揭露”的表述提出质疑,希望他们在如何翻译术语方面上多多琢磨。刘林沙老师则提出希望第二组同学除了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注重考虑中介变量的影响。
第三组同学的选题为西南交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中学生层面的思政教育效果研究。答辩人指出他们以如何有效将新闻传播人才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为重点,计划确定初步研究方案、开展调研、筛选整理已有资料,最后进一步完善文献综述的撰写。
梅红老师提出希望她们语言表述更加严谨的建议,朱亚希老师则希望第三组同学将工作落到实处,确立基本框架来指导调查问卷的设置,重视教育方面的理论,让工作有一定的实质性进展。
第四组同学研究课题为cp营销的受众心理基础及效果分析。他们将答辩分为研究思路、现有成果、导师意见以及阶段安排四个部分。第四组同学指出他们将通过文献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该选题进行研究。蒋宁平老师指出第四组同学标题中cp营销容易让人误解,并提出改成针对影视剧中的cp营销会更好。
第五组同学以基于“馆院融合”的“新文科”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实践为选题。首先第五组同学指出项目的特色和创新点在于成果导向教育、资源融合学用接轨以及项目制合作式教学三个方面;其次他们介绍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的交流座谈会和国家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申报展示活动;最后他们陈述了此次研究中小组的收获心得体会,该研究对小组内成员团队协作能力、活动策划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阅读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
吴小玲老师建议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理解“融合”二字的概念,以及双向互动的影响。蒋宁平老师希望第五组同学能够通过实践摸索经验找到有用的东西,从而对传播专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第六组同学的选题为基于抖音的成都网红景点传播效果研究。他们首先介绍了该组项目运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意见领袖理论两大研究理论;其次陈述了自身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以及实地研究三个方面;随后介绍了自身的项目进展、下一步计划以及研究的总结与反思。蒋宁平老师提出希望第六组同学能够更加清晰研究的对象。
21时15分,2021年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类SRTP项目中期答辩会圆满结束。
二、汉语言文学
11月25日14时,人文学院汉语言组SRTP中期答辩以腾讯会议的方式在线上举行。本次答辩由唐新梅副教授担任组长,人文学院周俊勋教授、余夏云教授、段从学教授、汪启明教授、罗宁教授等担任本次答辩评委。
第一项目组以“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言语社区调查”主题进行研究。答辩人从项目特色与创新、项目实施与进展、项目收获与体会三方面向大家展示。在学科研究特色方面,答辩人表示言语社区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中许多基本问题的交汇处。在调研区位特色方面,犀浦街道处于天府腹心之地,外来人口多,城市化进程快,城市化所引起的语言变异情况越来越凸显。在成员背景特色方面,项目组成员方言背景丰富、专业本领过硬、科研经历丰富。在项目实施与进展方面,答辩人表示他们主要采用文献学习与研究、线下考察与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来进行研究。在项目收获与体会方面,答辩人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阐述自己的收获。在展示过后,指导教师周俊勋教授提出改进意见,表示希望项目组成员能针对外来人口对四川方言的理解程度、交流程度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冲突、矛盾的地方在后期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组是余夏云教授指导的“黄锦树作品中的自然书写研究”项目组。答辩人首先向我们展示项目特色与创新点,包括研究对象新颖、研究对象意涵丰富;接着向我们展示了项目进度与成果,其中,答辩人对意象与描写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展示了项目组成员对于作品中意象的独特看法。答辩结束后,李栋老师对作品中的意象进行追问并询问项目组针对辩题的研究是否有超过前人的地方,答辩人回答了其研究意象内涵并表示项目组从自然书写的角度切入是新颖的。
接下来,其他小组就“明人别集中的苏州文化”“抗战时期重要报刊副刊研究”“方言与普通话使用态度与使用现状对比研究”“重庆地区古代‘八景诗’收集与整理”“苏轼绍圣四年诗译注”等课题进行答辩。
随后,段莉萍副教授指导的“‘头上的风景’宋词中头饰文化研究”项目组进行答辩。答辩人表示该项目组专注于“宋词”与“头饰”之间的强联系,细化研究内容;并且对于学术界鲜有研究的男性头饰该项目组也会着力研究。接着,答辩人对项目的研究进行反思,如项目名称不准确、头饰归纳含糊不清、组员合作交流少等问题。展示后,李栋老师提出问题,询问关于男性头饰文化的进度,答辩人表示会在后期进行充分研究。
由李自芬副教授指导的“‘白瘦幼’审美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成都地区高校为样本”项目组展示了问卷设计、抽样调查、问卷分析的阶段性成果;接着他们介绍了该项目的创新点以及对大学生审美观和心理健康的意义;最后他们展示了项目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展示后, 李栋老师建议项目组在后续的研究中结合性别理论,深化主题,凸显课题的时代性;段莉萍老师也提出建议,表示项目组可以探究不同文化背景,比较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
16时30分,人文学院汉语言组SRTP中期答辩正式结束。
三、音乐系
11月25日13时45分,2021年人文学院音乐系SRTP项目中期答辩会在音专1号教室举行,此次答辩由音乐系主任刘蕊担任答辩组长、副主任汪漾、副教授刘飞云、副教授吴毅担任评委,王雨柠老师主持会议并担任答辩秘书。
参与此次答辩的小组研究项目是:“古词吟——中国古诗词与音乐融合的艺术魅力”,该组成员从项目特色、项目创新点、项目进展和收获体会四个方面进行讲述,指出他们的研究是希望将古诗词与音乐结合,努力找到诗词与音乐之间的平衡。在收集数据方面,该组同学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了一手资料,这也是此次研究的创新点所在。谈及收获和体会的时候,该组同学表示,通过这一项目不仅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锻炼了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几位评委老师一致认为该组同学选题富有新意,并且在收集数据方面有不错的表现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做出优秀的成果。
14时10分许,此次人文学院音乐系SRTP项目中期答辩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