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寻川江之声——号子传承还需在群众中“活”起来
依山而建,依水而生的重庆孕育了独具巴蜀特色的传统文化——川江号子,古往今来,船工们在长江上发出的声声呐喊给我们留下了高昂而粗犷的川江号子,彰显生命的浪潮,叩击时代的回响。然而时至今日,川江号子似乎消失在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跟随新闻评论课程第十二组成员的脚步,去了解大家对重庆川江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
队员们第一次在炎热的6月前往了三峡博物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弹子石轮渡码头等地区,联系到川江号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光裕,并且通过电话采访到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王海涛。队友们深入走访,与重庆当地市民和游客群体面对面对话,了解他们对川江号子的认知程度,充分地了解到川江号子传承的现状与遇到的困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实地调查基础。
经过充分的小组讨论,成员们一致决定转变视频评论的思路,在课程期间二次入渝,先后走访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广会馆、大竹林街道办、磁器口码头、建川博物馆等地,采访街道办工作人员、“醉巴渝”表演售票人员、各地游客等群体。在此过程中,成员们身体力行,充分践行“四力”,通过采访和拍摄获得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深入探寻川江号子的传承与群众“脱节”的原因。
经过这次实践,小组成员都收获颇丰。队长上官婧钰表示,这次“三下乡”不仅锻炼了实地考察能力,也与智慧树平台的课程形成联动,线上线下配合,共同构成《新闻评论》课程的精髓。组员唐乐说尽管两次的行程都很满,但成员们齐心协力,在紧迫的时间内超额完成了任务。成员何明月认为此次实践是对自己性格的很大突破,提升了作为记者的专业素养。成员王菡说自己在采访过程中觉得非常自如,自身的采写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成员梅镕缨提到,这次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相处十分融洽,合作效率很高,最后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